引用

一個人旅行是可恥的?!

幾年前,大陸搖滾歌手張楚有一首歌「孤獨的人是可恥的」,這樣的語法也可以套用到「一個人旅行是可恥的」。常見的對話如下:

友:妳自己去啊?

我:是啊!

友:跟團嗎?

我:沒有。

友:不怕危險啊?

我:(心想,危不危險和幾個人並沒有絕對關係)還好啦!自己注意一點就好。

友:怎麼不找朋友一起去呢?

我:大家時間難ㄑㄧㄠ,而且自己去也比較自由啦!

友:有人一起去比較有照應。

(停頓)

友:自己一個人去一定有豔遇囉!

我:(無言以對)

 

對話常常就這樣中止,類似的模式不斷循環,關於一個人出門的答問常常就在是否有豔遇終結!彷彿,一個人就是為了去找一段豔遇。不過這樣的問答最近又有了新的版本:

友:自己去啊?

我:是啊!

友:也難怪,和妳同齡的人大部分都去結婚了,別人可能也沒空陪妳去。

我:嗯,也是。

友:還是早點找對象比較好,要不然越老越孤單,什麼都要自己來……

 

一個人旅行,尤其是女性,常常會被貼上許多符號,獨行總被標為「散心之旅」、「療傷之旅」,獨行似乎很難和享樂劃上等號。

儘管我還蠻習慣自己活動,喜歡自己和陌生的人、事、物相遇,但是當一個人的時候,還是會有些將就,有些遲疑、有些膽怯……

 

一個人旅行是可恥的,所以不能上高級餐廳

  一個人旅行最大的不爽快就是很難怡然自得的花大錢上高級餐廳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吃法,小吃店、小餐館都是飽餐一頓的好選擇。但是要去菜一道道慢慢上的餐廳就會讓人猶豫一下,尤其在盤與盤之間的上菜時間,總是等的頭皮發麻,很難自在的等待。於是,為了品味一些名廚的菜餚,往往必須帶一本書同行,在等待的時候,只好翻翻書,讓自己不要看起來那麼「閒」、那麼「空」。這時候就很希望有一個酒肉朋友,至少可以聊聊天打發一點時間,而且菜也比較好點,畢竟一個人往往只能點套餐,很難豪氣的單點一整桌來犒賞自己。

 

一個人旅行是可恥的,所以只好緊抓著相機

  相機,是獨行者最好的朋友,有時候覺得相機簡直是自己的護身符,尤其在第三世界旅行,有些地方無法理解為何一個女生自己在外頭亂晃,「拍照」是最好的理由。在自己覺得不安的地方,拿起相機,透過鏡頭看眼前的人、事、情、境,瞬間的距離感,讓自己可以很有勇氣的繼續往前走。Photographer,似乎是可以穿越各種階層、出入不同場景的身份,對獨行的人來說,這個身份可以合理化自己的旅程。

  所以,我還蠻佩服不帶相機的獨行者。他們可以自在的融入各種情境,恣意作自己,這種灑脫,我仍然辦不到。

 

一個人旅行是可恥的,所以只好買雙人的單

  在講究繁衍的全球默契裡,一個人,常常莫名受到一些懲罰,繳較重的稅、社會福利被打折、工作被老闆ㄠ、裁員第一個想到你……。旅行的時候,除非去住青年旅館、guest house,大部分的飯店只有寥寥可數的單人房,往往都必須「浪費」的住雙人房,還要付那個「不在場」的人的費用,儘管有些折扣,仍覺得不夠爽快----明明就是一個人,只躺一張床,為何要付超過一個人以上的費用!業者會有成千上萬的理由糾正你的憤怒,反正一個人就是要多花錢!況且,買機加酒的產品,「一個人」簡直成了凱子,所付的費用相當於機和酒分開算的總和。有得住就是萬幸了,有的旅館還謝絕女性遊客一個人入住,就有旅館業者跟我說:「看到一個女生來住飯店我們都好猶豫要不要給她住,讓她住了,我們還幾乎每一個小時要打電話去問問或room service一下,怕她搞自殺!」

 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快樂與為難、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快樂與為難,說「可恥」是太過嚴重,只是,一個人旅行,真的有許多主觀、客觀的心情需要調適。但越瞭解自己、越清楚自己想看什麼,一個人就會走的越自在。日本有本雜誌就是「一個人」,介紹一個人的旅行、生活、飲食、感情、種種,一個人,亦是社會重要的單位,當休旅業者在考量兩人成行、四人成行的組合時,也想想「一個人」這樣的單位吧!寵愛且自愛的「一個人」,會讓旅行變得更有意思、更具趣味。

如果不是因為這兩年多在報社工作的緣故,我是不會去跑旅行社、不會去研究旅行社的產品、也不會參加有的沒的的媒體考察團。基本上,我是一個不喜歡團體旅遊的旅行者,對於集體行動畏懼、對於要彼此遷就感到不耐,因為認清這一點,所以在不得不參加的團體旅行中,我顯得格外與團體疏離。或許這是某一種封閉,只能跟自己,或是熟悉的朋友、家人同行,除此之外,都會在旅行中「演戲」演得很勉強、很僵硬。

我一直覺得「團體」與「旅行」是很互相衝突的兩件事,許多人對旅行的想像都是到外頭透一口氣、感受異國文化、讓自己放空……,但是一旦加入「團體」旅行,卻是比待在台灣還要台的空間與時間裡。在台灣還沒有意識到三餐一定要吃,但是參加團體行、繳了團費,就會開始計算三餐時間、份量。在台灣不見得那麼長時間的與一夥人相處,團體旅行把一堆人綁在一台車上控制一樣的起床時間、一樣的吃飯時間、一樣的廁所時間、一樣的參觀時間。因為24小時相處的都是台灣人,所以團體旅行很難和當地人有什麼互動,很難在五到八天中和當地人對話,反倒是台灣的事情聊的特勤快、特深入,政治新聞、社會新聞、影劇八卦都在遊覽車中聊一輪。可能一年當中最台的時刻就是團體旅行的時候,平時自己都不會吃八菜一湯的中餐,但是大部分的團體旅行天天安排中餐廳。

是的,團體旅行讓台灣人更加彼此照顧,也因此形成強大且堅固的小團體,不允許外人侵入,也因為彼此依賴,所以也很難自己去探索新鮮的事物。尤其跟著旅行團走,備受呵護,原來在台灣求生的本能全部喪失,每個人的心中都想著:反正領隊會安排一切!是故,自己完全不用和異國交涉。

 曾聽一個朋友說,她第一次去泰國時是跟旅行團,一路上都中文導遊、連當地的泰國導遊都會說中文,全「中文」的環境讓她以為泰國是說中文的國家(至少,中文很普遍)。第二年,她興沖沖的自己買張機票飛到曼谷渡假,沒想到一到機場整個人就信心崩潰,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說中文……。這聽來有些離譜,但是團體旅行的「貼心」照顧,常常讓人有不切實際的幻想。不過不得不說,台灣旅行團真的把客人照顧得太好了,許多跟團出去的旅人,都變成嬌貴的嬰兒,需要領隊不斷的呵護、灌迷湯。

 當然,團體旅行有他的方便性,要不然也不會那麼受歡迎,而且是旅行市場的主流。只是,「體驗異國文化」,很難!異國文化的體驗不是看幾場民俗表演秀,或是吃幾頓風味餐就可感受。當一群台灣人一起看異國秀、一起吃風味餐,還是一個蠻台灣的文化情境啊!

 旅行,各有所好。只是我還沒感受到團體行的美好。儘管自己一個人旅行,也非常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