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沈揮勝/南投報導】
「拜請祖先,子孫無能,讓族群面臨滅種!」廿多名邵族代表,廿八日登上該族最高祖靈地「拉魯島」浮排,向先人請罪,諷刺中央對原民政策刻意冷處理,並向原民會下最後通牒,要求政府七月七日前給正面回應。
「拜請祖先,子孫無能,讓族群面臨滅種!」廿多名邵族代表,廿八日登上該族最高祖靈地「拉魯島」浮排,向先人請罪,諷刺中央對原民政策刻意冷處理,並向原民會下最後通牒,要求政府七月七日前給正面回應。
震災後一度剩二八四人、號稱比黑面琵鷺還稀有的邵族,九十年底獲中央承認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十族。隨後人口回流,部分漢化族人回歸原住民籍,目前雖已回升到六百人上下,但依舊比黑琵總數的三分之一還要少。
扁規馬不隨 原民政策遭冷處理
該族於八十九年民進黨執政後,在地意識抬頭,不斷地想爭回潭頭到水里齷齪坑一帶,日據時代劃歸他們的三五○公頃傳統領域,但未能如願。這些土地在國民政府遷台時,已收歸林務局管理。
邵族協會轉而改爭取設立「邵族文化傳承及發展區」,規畫用地約一五○公頃,範圍涵及古部落石印社附近的「土亭仔」。該計畫獲得前總統陳水扁、前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背書簽名,並於前年三月由政院核定通過,去年五月中旬由當時的原民會主委夷將主持掛牌,並核定總經費五億五千萬,首期執行經費約九千萬元。不過政黨二次輪替後,中央對此案一直無動靜,甚至政策的推動或執行,部落最高民意機構「邵族議會」及協會都被蒙在鼓裡。
下最後通牒 要求政府限期回應
議會與協會除了自認未被尊重,另因達悟族及鄒族自治區議案,同樣也受到拖延擱置,認為馬政府對扁時代通過的原民政策,是刻意冷處理。
再加上少數還懂母語的耆老,這幾個月已凋零五人,讓該族產生強烈的滅種危機感。昨天由該族議長石慶龍、協會理事長巴努率幹部、長老赴最高祖靈地拉魯島祈求祖先寬恕,藉以暗諷中央是「黃牛政府」。
全站熱搜